越山青、越水綠
我父親的家鄉是浙江省紹興市。紹興在中國歷史文化上是一顆閃閃發光的寶珠。讓歷史的陽光照過這顆寶珠,便折射出五彩繽紛、華麗多姿的畫卷。
紹興古為“越地”,正如關中古為“秦地”一樣。關中是八百里秦川,而越地在山水之間。紹興的地貌大勢,正是一個“山”字形地形。具體而言,是“四山三盆兩江一平原”。
會稽山立于其中,是這“山”字的第一筆“豎”。龍門山在西側綿延數百里,是這“山”字的第二筆豎折中的“豎”。天臺山位于紹興東南、蜿蜒曲折,是這“山”字的第二筆豎折中的“橫”。四明山逶迤磅礴,雄立東方,是這“山”字的第三筆“豎”。
山盤其外,水潤其內。這“山”字中間正有兩個凹槽,分別為曹娥江與浦陽江,均明麗秀美,自南而北流入浙江最大的河流——錢塘江中。
水流浩大,裹挾著浙北山區的土壤,形成肥沃富饒的沖積平原。曹娥江流經處,形成了新嵊(新昌、嵊州)盆地與三章(三界、章鎮)盆地;浦陽江流經處,形成了諸暨盆地。盆地上田疇相連、市集稠密。
沿著“山”字往北看,臨著東海,便是浙東最大的平原——紹興平原。
古人云,人杰地靈。正是這樣美麗、富饒的大地,孕育了紹興悠久、多彩的文化。遠古的大禹、春秋的勾踐、南北朝的謝靈運,再到近代的魯迅。紹興人始終走在中國歷史舞臺的第一線,紹興兒女永遠展現著中華民族最高尚的道德品質、最深沉的思想關懷、最美麗的人文情懷。
現在,我作為紹興人的女兒,生活在陜西的韓城。秦山崢嶸、黃河濤濤、秦川豪邁,這是奔騰在西北大地的壯美。永遠閃耀在我心中的是蒼翠的越山、秀美的越水。這是點綴在東南山區的秀美。如今,已很久沒有回到浙江看看了。借用宋代詞人林逋的《長相思·吳山青》:“吳山青,越山青,兩岸青山相送迎,誰知離別情?”(孫錦鳳)